档案见证小康路|春到上塘著新篇
  • 信息时间:2020-11-19 10:43
  • 浏览次数: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伴随着扶贫奔小康的伟大进程,档案记录了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

江苏省档案馆联合江苏省政府扶贫工作办公室共同推出“档案见证小康路——江苏系列扶贫纪实报告”,旨在以档案为主线,通过视频、文字、图片串联起全省各地精彩的扶贫故事,留存扶贫开发的“江苏记忆”!

请看第四集《春到上塘著新篇》,在此鸣谢宿迁市档案馆、宿迁市扶贫办、泗洪县档案馆、泗洪县扶贫办、春到上塘纪念馆对视频拍摄给予的大力支持!


点击播放视频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一篇由新华社记者写作的通讯,标题是《春到上塘》。2008年12月,这个名字被镌刻在了上塘镇垫湖村的一座纪念馆上,以纪念当地农民的伟大创造。


01

1978年,大旱,上塘公社人无粮、牛无草、地无种。


大包干发起人之一苏道永

苏道永,原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会计,“大包干”发起人之一,说起往事,便滔滔不绝地拉开话匣子:“1978年,当时我做垫湖大队会计,我记得当时10年来我们大队每一年都要吃国家返销粮20多万斤,特别是到1978年的遇到大旱,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生产是无法再搞下去了”。

上塘农村居民居住的茅草屋情形

“赤贫思变、星火点燃”。上塘人率先发起改革,吃起“分田单干”“大包干”的第一只螃蟹。“我就想当时把我们这一村的170多口人,34户人家,全部把这个土地按照实际人口每人分掉。”苏道永回忆。

大包干让上塘馓子时常变得如此兴旺

天道酬勤,1979年风调雨顺,生产队迎来大丰收:玉米亩产近300公斤,过去才100公斤;花生亩产200公斤,过去仅50公斤……留足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粮食后,生产队出售余粮1.25万公斤,还清1000多元集体贷款。

02


1981年2月初,新华社记者王孔诚、周昭先来到上塘采访。

现在仍然保存完好的周昭先生当年采访上塘农村改革几十页笔记中的第一页

“上塘的土地上,写的就是‘民以食为天’几个大字!”通过实地采访调查周昭先感慨道,“我们带着一个真实的上塘印象,带着上塘农民对赤贫的记忆、对生活变化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回到泗洪县城。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为农民说话,为农民撑腰。”

关于召开泗洪县扶贫开发协会成立大会的通知


上塘农民的做法,很快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1982年1月,中央下发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1月,中央再发“一号文件”,肯定联产承包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江苏随即在全省推广包产到户。

03

包产到户让垫湖人吃饱饭,但随着时代变迁,种田望天收的生产模式逐步落后于时代。1992年,上塘农民人均纯收入504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一年,垫湖村成为省定经济薄弱村。此后,包括上塘在内的西南岗地区8个乡镇,被纳入全省扶贫攻坚重点片区,一大批扶贫政策相继落地。

同时,自强不息的上塘人再次激活改革基因,向贫穷宣战。这一次,他们决定从“分”走向“合”,把小田变大田,启动土地集中整理,土地规模经营随之展开。

垫湖村村容村貌
    上塘镇垫湖村从2014年开始种植碧根果,如今已建成1080亩,全国规模最大的碧根果育苗基地。据村委主任周浩介绍,基地现已经带动10个村居贫困户,40户贫困户入股,“每年有最低百分之八分红的兜底保障”。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此外,纺织、纯净水、烘干厂等企业工厂纷纷进驻,农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潮涌帆起,敢为人先。上塘坚持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正在书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新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