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间:2020-09-21 14:43
- 浏览次数:
点击播放视频
离南京主城不到100公里的李巷,隶属于南京溧水区白马镇。这个群山环绕、一派恬静的江南乡村,在80年前,曾是新四军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战火纷飞中,它还有一个亲切的名字——苏南“小延安”。
李巷航拍
溧水大轰炸成为不能忘却的惨痛记忆
1937年11月29日,对溧水人民来讲,是永不能忘的一天。这天下午2时许,侵华日军航空兵在溧水上空肆意投弹空袭,1200多条生命因此凋零,5000多间房屋被炸毁烧毁。“‘嘭’一个炸弹,把城门楼什么的都炸毁了。”今年97岁高龄的陈德英是溧水大轰炸的幸存者,讲起那段黑暗的日子,她都无比激动,“后来,我只要一听到飞机声,我就害怕。”
97岁的陈德英
溧水境内茅山山脉突起绵延,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当时进入南京的“南大门”。溧水失守后,驻守这里的国民党军战栗不安、慌忙撤退,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迫在眉睫。
据《溧水抗日斗争史》记载,1938年4月24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副军长兼军分会书记项英,指示新四军“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新四军军部根据电示,从在江南集中的第一、二、三支队中,各抽调一个连的侦察人员计400余人,组成以粟裕为司令、钟期光为政治部主任的新四军先遣支队,先往苏南敌后实施战略观察,为主力部队开赴苏南敌后抗日作好准备。
鱼水情深,新四军打开溧水抗日新局面
1938年5月,当新四军来到溧水时,人民群众正在日寇屠戮、兵匪骚扰下煎熬。“粟裕带着先遣部队20多人来到我们王村,来来去去在我家住了20多天。”村民陈敬皖经常听父辈们讲起粟裕司令借宿自己家中的点滴往事,“我们家提供吃的、住的,粟裕司令要付钱,我们家不肯要。然而粟裕司令讲‘一定要给钱的,我们新四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在看惯了“自古兵匪是一家”的群众眼里,这支说话和气、爱护百姓的新型部队如同黑夜里的光明,带给他们生活与精神上的希望。陈家村大戏台前,粟裕慷慨陈词,号召民众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水深火热中的民众有了向上的力量。为了支持新四军造枪支弹药,李巷村村民张启福将自己家百年白果树给砍了,无偿送给新四军,他说:“不要钱,就希望你们打个胜仗。”此外,乡亲们还主动为先遣部队安排住房、筹集粮草、行军带路、传递情报,这些都促使溧水抗日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和爱国知识分子主动与新四军部队交谈国事,研讨问题。1938年7月,第一期苏南青年抗日救国训练班在溧水岗上村张家祠堂开课,60多名热血青年汇集于此,这里为苏南抗日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
陈家村大戏台
隐蔽低调,李巷成苏南抗战指挥中心
李巷群山环绕、隐蔽偏僻,既便于部队长期驻扎,又便于及时转移,因而成为新四军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落脚点。1941年11月塘马战斗后,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领导机关转移来到李巷及周边地区,溧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南人民抗日斗争的战略中心,李巷则成为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
党史专家告诉记者,当时,李巷地区形成了指挥中心、训练班、兵工厂等完善的组织体系,颁布了《苏南施政纲领》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法令,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恢复了许多中小学,各方面建设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苏南“小延安”之称也由此而来。
据史料记载,陈毅三次来到李巷,都住在村民李光保家。江渭清、钟国楚等新四军将领都曾在此战斗生活过,与当地村民结下深厚情谊。“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真正就是因为扎根群众、发动群众。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根本站不住脚的。”溧水区新四军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会员曾宪军表示,“溧水人民没想到新四军来了以后,真的就是买东西给钱,睡觉借门板会还,还帮老百姓挑水扫地、干农活,所以他们认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部队。”
陈毅旧居
江渭清生平介绍
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大半个世纪以来,李巷很少为外人所知。2016年,溧水正式将红色李巷确定为该区四大都市田园休闲度假体验区之一,力争把李巷打造成苏南地区有影响力、高品质的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教育基地。201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声名渐起,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
红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如今的红色李巷山青水秀,宁静质朴,陈毅旧居、江渭清旧居、李坚真旧居、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溧水抗战公安保卫馆……一处处红色遗址、遗迹在静静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如今的红色李巷
随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李巷比从前热闹多了。现在走在李巷,随处可见卖蓝莓的小推车。李巷所在的石头寨村建有蓝莓基地4700亩、黑莓基地1900亩。2019年,“两莓”产量加起来3000多吨,产业产值达6000多万元,石头寨村实现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万元。2018年,石头寨村全部脱贫。
红色旅游带来乡村振兴,家住李巷自然村的李普伢一直以务农为生,2009年,一场车祸造成李普伢三级伤残,失去了劳动能力;妻子也身受伤害,长时间治疗休养后,现已恢复,2016年被列入南京市定档立卡一般贫困户,2017年红色李巷开村后,夫妇俩的生活开始好转,村里安排李普伢从事保洁工作,妻子在物业公司上班,2017年,他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77元,实现脱贫。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红色李巷见证了新四军的成长与壮大,传承了新四军顽强拼搏的“铁军精神”。打造红色文化新高地,带动当地乡村振兴,成为了红色李巷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李巷的巨变也是近年来溧水大踏步发展的一个缩影:在2019年省对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溧水位列全省第三,一举迈入全省区县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实现程度排名全省第四,并且拥有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六大试验示范区",这些耀眼的成绩,和溧水人“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永争第一”的精气神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