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间:2025-06-19 17:48
- 浏览次数:
在第18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高邮市档案馆迎来特殊捐赠——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将个人珍贵档案无偿捐赠给家乡,为家乡文化事业添砖加瓦。此次捐赠的档案包含个人证书、重要任命书、奖状、著作、论文、手稿、专利、照片、音视频、信息报道及信函等共计1076件,时间跨度38年,系统记录了刘汉龙院士的学术历程和家国情怀。
收到刘院士的个人档案后,档案馆对其进行了分类整理,同时将刘院士的第一作者论文汇编成册,并回赠刘院士,得到了刘院士的高度认可。
刘院士的捐赠不仅丰富了地方名人档案资源,更搭建起院士精神与家乡文化互动的桥梁,为赓续城市文脉、弘扬科学家精神注入新动力。
刘汉龙,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于江苏高邮,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委员,国际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TC303分会主席,《Biogeotechnics》和《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主编。长期从事环境岩土力学与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土石坝、吹填造陆(岛)及岩土文物保护与修复等领域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取得多项重要性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光华工程科学技术奖、茅以升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大奖、国际IACMAG协会德赛岩土大奖、国家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和重庆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发表SCI高水平论文35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6部,主编国家和行业等标准7部。是2018—2024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3—2024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作 者:高邮市档案馆 杨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