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间:2025-06-23 17:46
-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档案开放效率与规范性,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近年来,南京市档案馆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多措并举推动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关键环节前置,为档案资源高效、安全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制度先行,筑牢开放审核前置根基。2024年制发《南京市档案开放审核办法》,为开放审核工作提供系统性制度保障。该办法明确界定了未移交档案及馆藏档案开放审核的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开放范围等内容,创新性强调“审核关口前置”,要求各单位在文件材料归档阶段即启动初步审核,并将开放属性鉴定、敏感信息筛查等核心环节融入档案形成、整理与移交全过程,从源头提升审核质效。
精准赋能,提升档案形成单位实操能力。依托全市档案工作协作组会议平台,精心组织开展档案开放审核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前置审核的核心要求,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等法规精神,明晰开放审核的法律责任与社会意义;重点讲解前置审核的具体操作规范、延期开放范围标准及常见问题处理方式,通过案例剖析与流程演示,显著提升全市进馆单位档案员的政策理解力与实务操作能力,为审核工作有效前置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博采众长,拓展开放审核创新视野。主动“走出去”开展调研交流,积极汲取学界智慧与先进地区经验。一方面,与湖北大学等高校、江苏联著科技公司等高新企业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档案开放政策、延期范围界定标准、技术辅助审核等前沿课题,为优化前置审核机制注入理论动能;另一方面,实地考察学习国内档案开放审核工作领先地区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模式,特别是其在推动审核流程再造、应用智能技术辅助判定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为该市持续完善前置审核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
南京市档案馆通过制度规范、能力建设、经验借鉴“三管齐下”,有效破解了传统开放审核流程启动晚、耗时长、效率低的难题。自2023年起,馆内所有新接收档案已全部完成开放审核前置工作,通过将审核要求深度融入档案管理前端环节,不仅大幅缩短了档案从进馆到开放的周期,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响应速度,更从源头严控了开放风险,确保了档案信息安全,为全市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价值释放构筑了稳固基石。
作 者:南京市档案馆 朱小东